大众日报记者 吕光社 通讯员 张洋掌心策略
6月24日,2025年首次“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河南省安阳市红旗渠纪念馆举办。梁山大义救援队队长宋桂金凭借过硬的事迹,成功入选2025首次“中国好人榜”。
宋桂金今年58岁,是个热心肠,总爱帮助他人。1986年,自从宋桂金第一次救助他人开始掌心策略,39年来他的足迹遍及全国16省,先后为428名走失人员照亮“回家的路”,受到群众广泛赞誉。
1986年3月的一个寒夜,梁山县冷风瑟瑟,宋桂金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名男子拖着地排车焦急地赶路,车上躺着一名老人,他急忙上前询问,得知老人心脏病发作,急需救治。宋桂金当机立断,骑自行车拖着两人赶往附近的医院。到达后,医生表示需要转到大医院救治,宋桂金又立即带上两人,再次赶往10里外的县人民医院。因为抢救及时,老人转危为安,其儿子于志勇握住宋桂金的手激动地说:“宋哥,您救了俺爹的命,您是俺全家的大恩人!”
这次偶然的施救,如同一粒种子,悄然在宋桂金心中生根发芽,救助弱者如同打开了闸门,让他乐此不疲。2018年7月,他为淄博市张店区的求助者找到了失踪20年的哥哥;2021年2月,他摸排半年掌心策略,帮助受助者找到离家71年的亲人;2023年12月,他跳入刺骨的河水,救出不慎落水的少年……像这样的救援故事还有很多,他的面包车里塞满了救援设备,成了一座流动的救援站,而宋桂金也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救人专业户”。
在被救的群众中,有找不到家的91岁失智老人,有离家出走的少年,还有遇到车祸生命危在旦夕的一家四口。这一切的背后,是宋桂金对生命的尊重和无尽的热爱。
2017年4月1日晚上,宋桂金接到求助信息,这是他3天内第3次深夜搜寻走失老人。本以为只是一次简单的搜寻,却成了他救援生涯中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行动。从最初在梁山县内搜寻,到走遍附近县区,7天时间过去,老人依旧杳无音讯。就在所有人不抱希望的时候,宋桂金仍坚持发布求助信息,哪里有线索,他便赶到哪里,终于在第106天找到了远在滨州的老人。一周后,老人的子女拿着锦旗前来道谢,见到宋桂金扑通一下就跪在地上,不停地说:“谢谢!谢谢您救了我们父亲的命!”当时,宋桂金的泪水唰地一下涌了出来。
救人过程的艰难使他深深地意识到:依靠传统的“人找人”方式,速度实在太慢了,要想帮助更多的人,就要组建专业的救援队伍。2017年6月,他自掏5万余元,携手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购置上百种专业救援装备,成立了梁山大义救援队,开启了专业的救援路。
在宋桂金的带领下,梁山大义救援队从一开始的10余人,发展到正式队员260余人、预备队员500余人、志愿者2700余人的庞大队伍。8年来,梁山大义救援队先后收到锦旗301面,成为活跃在梁山大地上一抹亮丽的“志愿蓝”。
2023年8月,宋桂金集结50余名搜救队员,携带冲锋舟等救援设施,奔赴河北涿州,连续奋战5天5夜,转移被困群众1200余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深刻内涵。2021年在河南的洪涝灾害中,宋桂金也第一时间带领队员20余人奔赴郑州,连续奋战4天4夜,转移救助灾民2000余人。
“作为梁山大义救援队的队长掌心策略,搜救和救援是我人生的必修课,每当看到走失人员与家人重逢,我心里暖暖的,因为我们找回的不仅仅是一个人,而是挽救一个家庭。”宋桂金说。
粤有钱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